坚持“四个到位” 以司法赋能促推基层社会治理
2025-04-09 17:02:41来源:包头中院编辑:赵芳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包头法院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积极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运行,依托“四个到位”工作法,构建起“综治前端化解——诉讼后端保障”的矛盾纠纷治理体系,推动实现矛盾纠纷“一揽子”调处、群众诉求“一站式”解决。
探索机制先行 实现政策宣传到位
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参与综治中心建设作为融入社会治理大局的重要抓手,制定出台《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全市法院入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指导意见(试行)》,推动法院主导型解纷机制向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实质转型。两级法院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并在法院诉讼服务大厅设导诉专员分流案件,引导群众至综治中心解决纠纷,推动“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理念深入人心。
扎实一体推进 确保立案功能到位
目前,各旗县区综治中心已实现政法专线全覆盖,三级综治中心均已畅通线上+线下立案通道,配备信息化立案设备及立案人员,青山、东河等5个基层法院在综治中心设立24小时自助立案终端服务机,兼备诉讼引导、制作起诉状文本、案件查询、打印裁判文书等功能,实现综治中心与法院业务的无缝对接。
强化流程衔接 保障案件流转到位
对诉至法院且适宜调解的案件,积极释明引导,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流转至综治中心委托调解;对综治中心受理后经前端化解无效的纠纷,入驻综治中心的法院工作人员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及时导入速裁快审或繁案精审流程,构建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依法办理。2024年至2025年3月,包头两级法院共计向综治中心转办案件11766件,经综治中心流转、调解后未能化解退回5795件,转办成功率为50.75%,大量矛盾纠纷在综治中心得到实质性化解。
创新工作模式 落实指导调解到位
为扎实做好法院参与综治中心建设工作,包头两级法院共选派入驻综治中心工作人员260名,其中法官72人,法官助理77人,书记员19人,行政人员15人,特邀调解员(含退休法官)77人,通过常驻、轮驻、随驻以及“团队+联络人”等入驻方式,深度参与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2024年至今,法院工作人员参与指导调解案件近3000件。
各基层法院在参与综治中心工作过程中,以多种方式提供诉讼便民服务,深化法官工作站、人民法庭与乡镇级综治中心全面对接,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模式:昆都仑区人民法院以16个法官工作站为载体,组建法官+助理、书记员+行政人员的专业团队,全面对接入驻15个街镇综治中心,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持;青山区人民法院在综治中心设立金融案件巡回审判点,“政协+法院”“人大代表+法院”“残联+法院”全方位入驻;九原区人民法院通过“综治中心+法庭”联动模式搭建基层解纷平台,麻池法庭依据麻池综治中心建立的矛盾纠纷“四色预警”机制,通过对矛盾纠纷“五个特性”进行分析,成功处置多起“聚众堵门式”讨薪、讨债案件;土右旗人民法院在综治中心打造“驻社会治理中心法庭”,为辖区群众提供“普法—调解—速裁”的“一条龙”司法服务,有效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下一步,包头法院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细化诉讼服务、诉调对接、协调联动等工作的流程衔接与制度规则,及时高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法治包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